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承压前行,基本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经济大省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等十大经济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总量194965.94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六成。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格局中“挑大梁”起势有力。
产业基础持续巩固夯实,经济大省应对外部环境韧性强。工业是一季度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一季度,我国31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增长,多个经济大省增速超过8%。经济大省做强优势领域,夯实产业基础,工业增速持续回升,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大,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表现出极大韧性。山东、广东等经济大省依托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锻造国际市场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4%;四川制造业在外需提前释放、国产替代稳步推进中稳步增长。
新质生产力积厚成势,经济大省领跑新赛道。河南一季度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90.6亿元,同比增长1.6倍;山东用“AI+工业互联网”新模式为制造业进一步增“数”增“智”。经济大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密集部署,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新动能新优势壮大。经济大省产业能级有效跃升,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蓬勃发展,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政策持续加码,经济大省消费活力持续释放。除了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外,经济大省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措施,推动消费需求逐步回暖,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多地出台行动计划推动商品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提质、消费场景提优。这些政策进一步优化了消费结构、提高了消费品质、激发了消费活力。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贡献占比过半。
应对外贸领域冲击,经济大省做足预案。各地立足优势,持续升级产品结构,调整海外市场布局,灵活应对关税政策之变。一季度,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七省市合计进出口7.78万亿元,呈持续增长趋势。
一季度经济数据,充分印证了我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当下内外压力交织的考验仍未结束,经济大省要继续走在前,干在先,以“挑大梁”的担当面对全球发展变局,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积极顺应市场需求、加速技术变革,将自身发展优势转化为推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
编辑:段琪琳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