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评论:谷雨润青苗,破浪正逢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3:35:00    

谷雨时节,天地氤氲、万物并秀,既是大自然“雨润千山绿”的馈赠时刻,更是年轻干部“风正好扬帆”的成长契机。当此之时,青年干部当如拔节青苗,以思想破土、以躬行扎根、以创新抽穗,在时代的沃野中涵养“枝叶关情”的初心、“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锐气,让青春的根系深扎大地,让理想的芳华绽放云端。

谷雨的珍贵,在于“贵如油”的及时雨;思想的珍贵,在于“定盘星”的真理力。青苗初萌,必先破土层、承天光;干部成长,首在固信仰、强思想。年轻干部若想筑牢信仰根基,既需深读“治国理政”的鸿篇巨制,更需细悟“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密码。从塞罕坝三代人将“黄沙遮天”改写为“绿海无边”,到黄文秀以“扶贫日记”丈量百坭村的振兴之路,再到南仁东用“天眼”之光照亮宇宙深空,无数实践证明,理论修养不是书斋里的清谈,而是风雨中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声,信仰是前行的灯塔。唯有将理想信念植入灵魂血脉,方能锻造“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钢筋铁骨。

思想的根系越深,躬行的枝叶越茂。真理的价值在于实践,信仰的力量见于行动。古有农人埯瓜点豆的躬身剪影,今有干部扎根一线的奋斗注脚。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当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务实姿态,在乡村振兴中甘当“土专家”,用沾满泥点的裤腿丈量民情;在基层治理中善作“绣花匠”,以细密针脚缝合群众急难愁盼。从脱贫攻坚战场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到科技创新赛道中“揭榜挂帅”的冲锋号角,历史的笔触早已揭示,为民服务不是宏大叙事,而是“多解一道民生方程式,青春就多一分厚重感”的具体而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此之时,更需警惕“坐而论道”的虚浮,谨记“起而行之”的箴言,让每一滴汗水都化作润泽民心的春雨。

扎根是为了汲取养分,生长则需要突破苍穹。当根系深扎大地,便要敢于在风雨中舒展新叶、抽发新穗。谷雨洗纤素,破土见新天。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关口,年轻干部既要有“钉钉子”的韧劲,更需涵养“拆围墙”的胆魄。当以“国之大者”的胸襟跳出“一亩三分地”的局限,在改革深水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在科技攻坚中勇当“新质生产力”的先锋;从“中国天眼”凝视宇宙深空的执着,到“一带一路”联通四海八方的气魄,无数实践启示我们,创新不是温室里的盆景,而是冲破冻土的春芽。若困于“洗碗效应”,蜷缩在“不干不错”的舒适区,终将错失拔节生长的良机。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唯有敢于破局者,才能在潮头立起新的标杆;唯有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锐气突破惯性思维桎梏,方能在时代的沃野上撕开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从思想破土的觉醒,到躬行扎根的沉淀,再到创新抽穗的迸发,这既是自然规律的启示,更是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在这万物竞发的时节,年轻干部当以思想的犁铧深耕心田,以实干的脚步丈量热土,以创新的火炬照亮征程。让“如谷得雨”的滋养化作“强国有我”的担当,让拔节生长的声响汇成民族复兴的铿锵乐章。这既是青春对时代的深情告白,更是历史对奋斗者的庄严见证。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楠(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