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何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原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6:31:00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理论资源,亦有马克思主义学理支撑,更有我国改革实践的经验基础。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之一,其核心内涵是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其目的是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全面系统的法治保障。

依法治国理念提出的重要理论资源

依法治国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理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基础性理论依据。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资源。首先,依法治理国家,天下就会安定。《管子·禁藏》指出:“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法是治理天下的准则,法治的作用是解决人间疑难、判明是非。其次,一个国家的强弱,与有无法治密切相关。《韩非子·有度》指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坚决按法办事,国家就强大,如果完全不按法办事,国家就会衰弱。最后,顺应时代变革制度,制度才能永葆活力。《商君书·更法第一》指出:“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当政者要顺应时势建立法度,要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制度;制度和法令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并与不同时代的社会变化相适应。

2.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相关主题论述的核心思想有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法律是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因此,无产阶级想要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必须通过革命斗争使自身上升为统治阶级,然后重建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这样才能争得民主并实现自身的利益。第二,在法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因此,体现人民自由意志的法律,应当为人民实现自由提供法律保障;以人民整体利益为基础的国家,应该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去治理。第三,要不断推进法律制度的变革和完善。为解决经济社会当中的现实矛盾提供法治保障,为相对稳定的经济社会秩序提供法治保障,这就是法律应时而变的内在动机与基本规律。

全面依法治国是对改革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从一百多年来党的历史经验看,全面依法治国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基本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重要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并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总结。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看,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重要战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大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维度也开始启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不断健全。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战略,强调依法治国战略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意义。

2.新时代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成就进行总结,系统阐述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提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基本原则和重大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之一确立下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把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原则的核心内涵,是坚持改革和法治的辩证统一,真正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1.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重大改革于法有据,首先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守住人民群众利益底线与法律制度底线。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就是要求按照人民的意志推进改革,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为解决人民群众现实利益问题而建立的,所以它必然是维持良好社会秩序的根本保障。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那就是更好发挥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巩固改革成果中的积极作用。改革推动完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国家治理体系,并使之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这些改革涉及不同群体的现实利益,必然会遇到利益固化的藩篱和思想观念的障碍。因此,需要以法治思维、借助法治方式为改革保驾护航。

2.以改革推进法治的完善。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遵循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原则,要求我们着力通过改革来推进法治的完善。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法治的完善,最根本的是要基于实践经验把带有普遍性的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法律制度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以及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法治保障。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社会的持续进步和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用旧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解决现实问题和矛盾,效率和效果都会大打折扣,这就提出了变革法律制度的现实要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由此可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它所指向的是对法治与改革辩证关系的正确处理。习近平总书记把改革和法治比喻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强调的正是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在战略上的协同性,而这种协同性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更加注重的方面。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原标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何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原则?》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来源:作者:陈胜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