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圳号”载1105辆“深汕造”汽车赴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07:05:00    

1105辆从比亚迪深汕基地下线的新能源车,抵达小漠港装船赴欧。

特写

7月8日,刚刚完成跨洋首航从巴西凯旋的比亚迪“深圳号”滚装船,经宁波舟山港和深圳小漠国际物流港,“南北接力”搭载着6800多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马不停蹄驶往欧洲,其中1105辆从比亚迪深汕基地生产下线的宋系列出口车型,首次通过地跑形式集港,从工厂抵达小漠港装船仅需5分钟,实现“出厂即出港”,推动“港厂联动”跑出出海“加速度”,为深圳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

载6800多辆车赴欧洲

在比利时靠岸后中转

“BYD SHENZHEN”号由招商局南京金陵仪征船厂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建造设计,总长219.9米,型宽37.7米,最大航速19节,共16层甲板,其中4层为活动甲板,可同时装载9200车位标准车,是目前全球第二大、最环保的汽车滚装船之一。此次靠泊作业创下舟山港和小漠港码头投用以来最大吨位、最大载车量双纪录,标志着港口服务超大型滚装船的能力实现突破。

今年4月27日,“深圳号”从江苏出发开启出口首航,搭载超7000辆新能源汽车前往巴西。约一个月后,比亚迪“深圳号”抵达巴西,众多巴西市民围观打卡的视频在网上走红。从巴西归来后,“深圳号”于7月6日自宁波港出发,7月7日中午抵达小漠港。抵达小漠港靠泊时,船上装载总计4735台车辆。在小漠港集港装船共2083辆,共计发运6800多台车,已基本满载,7月8日从小漠港出发,去往欧洲,在比利时泽布鲁赫港靠岸后,中转至斯洛文尼亚、意大利、西班牙等其他国家。

“郑州号”完成试航

将在本月交付运营

面对出口运力短缺和成本压力的现实挑战,比亚迪已完成“造船出海”的“先手棋”。2024年1月15日,比亚迪自主滚装船“开拓者1号”首航仪式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国际物流港举行。不到两年,比亚迪已投放运营“EXPLORER NO.1(开拓者1号)”“BYD CHANGZHOU(常州号)”“BYD HEFEI(合肥号)”“BYD SHENZHEN(深圳号)”“BYD XI’AN(西安号)”“BYD CHANGSHA(长沙号)”6艘汽车运输船,累计运输超7万台新能源汽车。比亚迪第七艘“郑州号”完成试航,将在本月交付运营;第八艘“济南号”汽车运输船即将出坞。届时比亚迪汽车运输船总装载量将跃升至6.7万辆,年运力超百万辆。

比亚迪打造的自有汽车运输船队陆续启航,折射中国“国车自运”时代正加速到来,也是新能源汽车等中国外贸出口“新三样”加速崛起的写照。

小漠港开通航线13条

二期主体工程已开工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比亚迪“深圳号”顺利靠泊作业,交通运输局会同海事局、引航站,组织小漠港运营单位做好通航安全论证工作,组建专业团队做好码头服务保障。此次靠泊作业创下小漠港投用以来最大吨位、最大载车量双纪录,标志着港口服务超大型滚装船的能力实现突破。

作为深汕陆海联动、外畅内达立体交通体系的重要支撑,小漠港累计开通航线13条,业务通达欧洲、南美洲、东南亚、中东、地中海、港澳等地区。计划新增“小漠港-意大利”航线1条。

小漠港二期主体工程已于今年1月开工,对已建成的小漠港一期工程部分岸线进行功能调整。预计2027年底小漠港二期工程投产运营后,届时小漠港具备每年100万辆汽车运输能力,小漠港区将打造成为具有集装箱、散杂货、商品汽车中转储运、物流集散功能的综合性港区。

首次通过地跑形式集港

实现“出厂即出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深圳号”搭载的6818辆新能源车,其中“深汕造”1105辆,这也是从比亚迪深汕基地生产下线的新能源车,首次通过地跑形式集港,从工厂抵达小漠港装船仅需5分钟,实现“出厂即出港”。

“在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区建筑工务署等单位的支持指导下,我们首次采用地跑形式即新车下线后直接将成品车从厂区开至小漠港区集港装船。”据比亚迪深汕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该厂区已完成出口车型生产线调试,已于今年6月实现宋系列出口车型量产。

临港优势决定了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是比亚迪各大生产基地中,唯一一个重点面向海外市场,实现厂港联动发展的基地。深汕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迎来首次出口,下半年随着比亚迪宋Pro、宋Plus在深汕量产,小漠港汽车出口有望迎来井喷。

采写:南都记者 曾海城

摄影:南都记者 赵炎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