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阜阳:生态美好文旅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10:26:00    

青头潜鸭掠水嬉戏,千亩荷塘碧叶连天……从昔日“水患之地”到如今“鸟类天堂”,蒙洼蓄洪区以生态治理为笔、文旅融合为墨,绘就一条“淮河风情百里画廊”(阜南段),奏响了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和谐乐章。

  7月的一天,阜南县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占淮像往常一样,带着相机在蒙洼蓄洪区寻找拍摄素材。突然,他的目光被一群身影吸引住了。仔细一看,10余只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正在水中嬉戏,它们时而优雅地游弋觅食,时而振翅掠过水面,激起层层涟漪。李占淮激动不已,这是他首次观测到如此规模的青头潜鸭种群活动。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对生态环境、水质极为挑剔,堪称“生态晴雨表”“水质测评师”。“它们的现身说明蒙洼蓄洪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很可能已成为青头潜鸭的繁殖地。”李占淮分析道。

  不仅是青头潜鸭,近年来到蒙洼蓄洪区“做客”的珍贵鸟类还有很多:被誉为“鸟中国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在此筑巢;被誉为“林中仙子”的寿带鸟多次现身……

  吸引鸟儿频频光临的,是宽阔的湿地、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生态。

  “如果把阜南比作一个家,蒙洼蓄洪区就是我们的‘生态客厅’。”阜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林业发展中心主任杨涛的这句话,是对如今蒙洼生态的生动比喻。

  近年来,蒙洼蓄洪区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一系列举措,逐步构建起“湿地—林带—农田”复合生态系统。

  靠水吃水,优越的生态环境成为蒙洼蓄洪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特有的庄台风貌、湿地风光,这片曾经因洪水而生的“功能区”实现华丽转身,从“水患洼地”升级为令人瞩目的“淮河风情百里画廊”(阜南段)。


游客在王家坝闸拍照留念

  翻开我市出台的《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淮河文化加快建设高品质区域性文旅中心的实施意见》,可以看到一条“淮河风情百里画廊”(阜南段)徐徐展开——长43.7公里,起自王家坝闸,经过老观乡、曹集镇、中岗镇、郜台乡等乡镇,集民俗展示、研学体验、休闲观光等为一体。

  这条当地近年来积极打造的画廊,为蒙洼蓄洪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打开“任督二脉”。

  五月的阜南,风卷麦浪,沃野流金。2025“中国皖美山水”骑行赛·阜南王家坝站暨阜阳市第三届自行车公开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自行车运动健儿从王家坝镇出发,一路向东骑行,穿过蒙洼蓄洪区,最终在中岗镇的蒙洼大堤/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完成冲刺。来自江苏的选手刘小军完赛后感慨道:“骑行在蒙洼大地,沿途既能感受淮河文化、王家坝精神,又能欣赏湿地风貌、田园风光,真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王家坝抗洪纪念馆内,一组组珍贵的照片、文献、影像、雕塑,静静地诉说着蒙洼人民长期与洪水英勇抗争的艰辛历程,生动诠释了王家坝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科学内涵,让游客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中岗四里湖,春季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海,如诗如画。游客们漫步花海,闻花香,品特色美食,尽情享受视觉、听觉、味觉的盛宴。

  枫柏岗景区内,千亩荷花在仲夏时节竞相开放,粉嫩的花瓣与翠绿的荷叶相互映衬,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引得游客纷纷前来。

  与此同时,蒙洼蓄洪区星罗棋布的庄台也成为新晋打卡点。曾经在蓄洪期间守护群众的“安全岛”,经过整治,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蒙洼庄台游、中岗油菜花旅游季、“中国皖美山水”骑行赛……近年来,阜南县以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串联蒙洼旅游多个重要节点,形成“四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文旅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产业不断融合发展。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蒙洼人民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展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全媒体记者 汪文婕 通讯员 杨露琪/文 王彪/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