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场景成都⑧ 脑机接口、量子互联、AI+医疗多场景互动,京蓉两地碰撞“未来火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7:21:00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5月14日至15日,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主办,新经济发展研究院iNED承办,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协办的向未来,促转型,开新篇”城市机会清单系列活动——场景赋能未来产业专场在北京顺利举行。

这场跨越千里的城市对话,聚焦塑造未来产业竞争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探讨场景赋能未来产业发展路径,进一步深化京蓉两地在未来产业领域的区域合作走深走实,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科学配置和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为成都构建场景赋能未来产业发展生态提供新思路。

活动现场

城市互鉴:

感受背景未来产业发展“硬实力”

未来产业,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后天的支柱产业。

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的重大机遇,成都于2024年出台了《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措施》,重点培育前沿生物、先进能源、未来交通、数字智能、泛在网络、新型材料六大赛道,并预研捕捉前沿交叉融合新赛道,通过发挥新型基础设施的赋能支撑作用、创造应用场景牵引的示范迭代机会等八大措施,塑造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而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发展未来产业优势明显。海淀作为中关村的发源地、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未来产业“赛道全、布局早、活力强”,在未来产业六大领域均有布局,涵盖通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商业航天、量子信息等多个细分方向,并衍生出AI for Science、AI+医药等融合业态,正展现出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之态。

参会人员走访参观

活动中,参会人员先后参观访问脑机接口代表企业宁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并奔赴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中关村软件园数智化展厅参访学习。

在参访过程中,成都政府部门代表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相关负责人开展全方位交流,学习新型研发平台建设经验、探讨产业孵化路径,并结合实际工作对接下来的未来产业培育进行了深入思考。

据介绍,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是由北京市政府发起,联合北京多家顶尖学术单位共同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近年来接连产出世界级科技领域成果,涵盖了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等多个领域;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聚焦大信息产业,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6G三个细分垂直领域,打造“赛-营-孵-投-会”于一体的特色孵化模式。

企业代表则对宁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尖端脑机接口(BMI)技术、北京智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技术赋能神经系统疾病精准诊疗,以及中关村软件园数智化展厅所列示的创新型成果产生了浓厚兴趣。

火花碰撞:

脑机接口、量子互联、AI+医疗多场景互动

参访过后,活动通过机会清单发布、未来场景建设推介等方式,搭建两地未来产业合作交流平台,探索场景赋能未来产业发展路径。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发展未来产业,成都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深入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力实施“立园满园”行动,优化构建“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高端软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形成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5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5个,省级产业集群20个,为未来产业新技术转化落地提供坚实的供应链支撑。

中国信通院未来产业研究部梁栗炎在《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和创新趋势》主旨分享中表示,脑机接口已成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方向,是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技术交叉学科特点突出,创新突破更加依赖多方力量的广泛协同。其中,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双向奔赴和赋能,脑机接口使得人工智能从感知决策走向新一代认知决策,人工智能使得脑机接口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快,应用更加落地。

面向未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离不开应用场景的牵引,释放场景资源、提供场景机会、打造未来产业示范应用场景,将会为产业培育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此,活动现场举行了跨区域《城市机会清单》发布仪式。本批次清单围绕场景赋能未来产业发展主题,聚焦京蓉两地未来产业场景建设,梳理发布供需信息共126条(需求信息68条、供给信息58条),涉及总投资14亿元,旨在促成项目、场景、技术、需求有效对接,推动京蓉未来产业机会共享、场景共建、协同发展,助力打造未来经济发展新引擎。

《城市机会清单》发布

与此同时,活动深入贯彻《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瞄准其明确指出的泛在网络、数字智能、前沿生物重点培育方向,组织京蓉两地量子互联、脑机接口、AI+医疗代表企业,开展场景推介与技术交流。

泛在网络方向中,量子通信、量子测量是中远期重点攻关的核心技术。而在量子互联场景中,网络架构、安全传输、信息提取与处理,三者相互协同,互为依赖。

北京中科国光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全球领先的光量子芯片为核心,将量子技术核心器件芯片化、集成化,打造新一代量子安全产品,相比传统量子安全产品体积更小、性能更高、成本更低,应用场景更加广泛;成都中微达信科技有限公司在量子科技领域已实现“系统+芯片”两端布局,除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外,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低温量子计算测控芯片技术研究及芯片级分子时钟研发。

脑机接口,作为数字智能方向重点攻关的基础技术,有望结合多设备和多技术赋能多个领域,是全球范围内的焦点议题。

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依托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推出的半侵入式智能脑机系统——“北脑一号”,已实现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过程;成都芯脑科技有限公司以脑机接口技术为核心融合精准神经干预、肠道微生态调控及多源大数据分析,积极探索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场景,为儿童脑部筛查和自闭症治疗提供创新方案。

前沿生物方向,基因及细胞治疗、数字诊疗、核医药等细分领域备受关注,从辅助诊断到药物研发,从健康管理到远程医疗,AI+医疗场景创新不断。

北京健康有益科技有限公司的健康医疗AI技术开放平台Health AI,可提供技能类、解决方案类、智慧空间等产品及服务,覆盖健康管理机构、体检机构、药企/保健品企业等数十个场景及行业;成都与睿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在数字外科中的应用,已构建完成自动化数据标注与管理平台、高性能算力架构、SurgInsight外科大模型底座、算法研发流水线、应用开发及设备制造在内的全流程研发和生产体系。

前瞻培育:

场景赋能,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成都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出台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依托“科创资源+应用场景”叠加优势,聚焦未来制造、信息、能源等六大领域,遴选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群体智能、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10个赛道,探索建立“机会清单—场景创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工作机制。目前,工业元宇宙、商业航天及卫星网络等已入选省级新赛道,飞行汽车等产品成为全省首批未来产业标志性成果。

2024年,重点产业链机会清单月度发布常态化开展,全年聚焦工业元宇宙、低空经济主题举办2场清单发布对接活动,累计发布清单680条,围绕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链和工业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支持14个创新应用实验室、9个未来场景实验室、46个标杆场景。

前瞻培育、多措并举之下,成都未来产业迎来创新发展:

接下来,城市机会清单工作将持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局委党组决策部署,按照“前瞻布局+规划牵引+场景孵化+梯度培育”的思路,以场景牵引未来产业转化孵化,推动成都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和培育壮大。

相关文章